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一路500弄(丽都大厦)1号楼3008室
邮箱:jgdtz@vip.sohu.com
电话:13524907732 021-33661779
传真:021-63310807
工作QQ:642025623
联系人:周学涛
金谷视点 首页 > 金谷视点   



艺术时尚:艺术+设计=奢侈品?
艺术时尚:艺术+设计=奢侈品?
来源:艺术财经杂志

  

  今年年初,佳士得和苏富比都曾宣布要裁员。按理说,全球拍卖行大鳄的举动,应该是同行的参照,但有一家有点例外——菲利普斯,它非但不裁员,甚至还要拓展部门、招募员工。外界的看法是由于它介入了非传统拍卖业务的设计产品拍卖领域,并在2008年10月份和俄国奢侈品巨头水银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因此拓展了比其他拍卖行更宽广的出路。要想知道这一说法从何而来,就要回到2008年9月25日。当天,菲利普斯拍卖行在伦敦举办了设计作品拍卖会,共推出175件设计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来自建筑师,有的来自英国建筑协会,还有的来自瑞典设计团队,以及由EDMUND DEWAAL创作的当代制陶工艺品。 “艺术+设计=奢侈品”这个等式是否成立,并不仅仅关乎一家拍卖行的生死,还牵涉到艺术、设计以及奢侈品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各自的未来发展趋势。当然,谁也不会傻到要去给这种板上无钉的事情下定论,但毫无疑问,大家都会关心三者碰撞能擦出什么品质的火花,是定制焰火?还是闷炮?

  在本期专题里,我们只选取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答疑释惑,她就是Zaha Hadid。

  拍卖会上的Zaha Hadid

  即便把这三样东西打散分开放,人们还是能嗅出它们身上统一的、强烈的Zaha Hadid气息,那是一种蜿蜒和盘旋的气息。

  在拍卖会上亮相的Zaha Hadid作品有三件,其一是她为2005年意大利灯具设计奖(Sawaya & Moroni )而设计的VorteXX chandelier 2005,被描述为“无限缠绕的丝带之灯”;其二是Gyre Lounge chair 2006,这种休闲椅目前已成为抢手的藏品;其三是是茶具。如果你第一次知道Zaha Hadid这个名字,那你丝毫不会觉得这样的设计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你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想到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的时候,脑子里浮现出的就是灯具、坐具和杯碗盘碟等等。然而,实际上,你面前的这位设计师,已经是大大地跨界了。

  彻头彻脑的建筑学毕业生

  Hadid是个标准的AA人——如果,除了她的国籍英国以及她的出生国伊朗,她还应该有一个原始身份的话。

  1950年,Hadid出生于伊朗的巴格达。她曾经就读于黎巴嫩一所大学的数学系,后来在1972年进入了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院学习建筑学,1977年获得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Rem Koolhaas和Elia Zenghelis一起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又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Hadid一直都在从事学术研究,她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访问教授,在世界各地教授硕士研究生班和各种讲座。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从Hadid早期的经历来看,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建筑师,而且除了这个称号,似乎和别的领域沾不上什么边了。但在菲利普斯的拍卖场上,我们看到她的作品全是建筑学之外的设计。而她呢,确实是一个作品几乎覆盖所有设计领域的设计师,连绘画领域都不例外。

  设计与艺术齐头并进

  波斯地毯繁复的花样在Hadid的作品里得到了折射。

  从1983年开始,Hadid开始在AA建筑学院展出大型绘画回顾展,此后其绘画作品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大型展出地点有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978年)、东京GA画廊(198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88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1994年)和纽约中央火车站候车室(1995年)。她的一些实验性和颇为前卫的作品被众多机构,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法兰克福德意志建筑博物馆作为永久收藏品收藏。由于从小在伊拉克长大,Hadid的绘画作品受到当地地毯编织艺术的影响,展现出一种西方文化与现代化风格之外的、强硬激越的独特风格。

  Hadid早期年表

  1979年,为伦敦伊顿广场设计了一幢公寓,该作品于1982年获得建筑设计金牌奖;

  1983年,其方案入选了香港The Peak Club的设计竞标,并得到广泛赞誉;

  1985年,为伦敦Bitar设计家具和室内装饰;

  1986年,在柏林Kufurstendamm大街的竞图中获得一等奖;

  1989年,在杜塞尔多夫的艺术和媒体中心的竞图中获得一等奖;

  1992年,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伟大的乌托邦”展览负责设计;

  1994年,在卡迪夫湾歌剧院(Cardiff Bay Opera House)的竞图中获得一等奖;

  1998年,负责东京两个大厦项目的设计;

  1990年,负责大阪歌剧院的设计,此外还未格洛宁的视频艺术展设计了展馆;

  大半个地球都能找到Hadid的杰作

  这个地地道道的工作狂,几乎在各大洲都留下了作品。

  德国的维特拉消防站和位于莱茵河畔威尔城的州园艺展览馆(1993/1999),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千年穹隆上的头部环状带(1999),法国斯特拉斯堡的电车站和停车场(2001),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滑雪台(2002),以及美国辛辛那提的当代艺术中心(2003)——这些都是Hadid的建筑学设计精品,此外,中国北京SOHO城的总体设计和广州歌剧院的设计也由她完成,至于她完成的装饰设计,就更加数不清了。2004年3月21日,Hadid迎来了设计生涯的重头奖项——号称建筑界诺内尔奖的普里兹克奖,同时她也创下了两个纪录:成为该奖项创立25年来第一位获奖的女性设计师,以及最年轻的获奖者。

  和香奈尔一起流动

  她通过调动几何图形来使一个建筑开始移动,就像一个有趣的女巫开始施法。

  Hadid曾经说:“我自己也不晓得下一个建筑物将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断尝试各种媒体的变数,在每一次的设计里,重新发明每一件事物。建筑设计如同艺术创作,你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直到你实际着手进行。当你调动一组几何图形时,你便可以感受到一个建筑物已开始移动了。”

  说到移动,她为香奈儿品牌的流动艺术展所设计的展览馆确实是最能移动的展馆。移动艺术展览馆的设计灵感来自于香奈尔的标志性作品菱形手袋(the quilted bag),建筑结构采用连串延伸式的弧形组件,中央设有中庭,顶蓬特别选用高科技玻璃,以应举行地点的天气情况而调校室内的温度。

  香奈儿展览的地点在全球变换,其展览的场馆在各个展览城市驻扎,但当你走近它,却感觉它在滑动,就像一个有神秘生命的外星怪圈,这样的错觉,或许就是对Hadid设计中那种对空间的流动性的把握以及其设计活力的最好注解。

  奢侈(Luxury)这个词来自拉丁语的“光”(Lux)。顾名思义,奢侈品应该是光鲜亮丽,给人以愉悦享受的,而同时它们又是非生活必需品;关于艺术,有人给的定义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至于设计,有人认为最简单的定义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如果我们借用Hadid设计中的解构式风格来把上面对艺术、设计和奢侈品三者的描述进行简化,那得到的核心词语会有两个:需求,创造。Hadid游走于绘画创作、建筑设计、室内装饰、工业产品设计、奢侈品行业设计等各个领域,而且留下的口碑都不错(实际上她已经跻身国际大师级别了)。这位女性设计师整个的工作和人生经历,到目前为止,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和观点:无法预知下一次创作,媒体的变数只是一种又一种尝试。看来,艺术、设计和奢侈品要引爆成绚烂焰火并不难,问题是受众有没有跟上,材料有没有准备好,就拿Hadid来说,90年代以前她甚至被认为很多设计无法实现,是个纸上谈兵的设计师。这,怪谁?


发布时间:2009-07-08


上海泉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