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一路500弄(丽都大厦)1号楼3008室
邮箱:jgdtz@vip.sohu.com
电话:13524907732 021-33661779
传真:021-63310807
工作QQ:642025623
联系人:周学涛
爱章聚焦 首页 > 爱章聚焦   



浅析大铜章和货币、厌胜钱、花钱的渊源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我国第一枚直径60毫米铜质纪念章“香港东南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三十周年”在上海造币厂诞生。至1995年,上海造币厂已生产了多种材质和规格的纪念章,有数百种之多。纪念章的内容包括重大历史事件、杰出历史人物、民族文化、珍稀动物、体育运动……等等,举不胜举。其中60毫米以上的铜质纪念章,作为纪念章的一枚奇葩脱颖而出,自成系列,受到钱币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在上海,他们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大铜章收藏鉴赏”沙龙,是现“上海工艺美术学会大铜章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前身。
    随着大铜章艺术收藏的兴起和发展,目前活跃在全国的大铜章收藏组织较大的有四个,还有网上会员……组织等。这些组织举办多次“大铜章展览会”、“学术研讨会”,出版了多种报刊杂志和书籍。除上海造币厂钱币博物馆中有大铜章的展品外,还有几家大铜章私人收藏馆。
    对于大铜章的名称、起源……等,收藏队伍中素有不同的争议,要解读大铜章,就要了解一下大铜章和货币、厌胜钱、花钱的关系,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大铜章和它们同根同源,有着相同的血缘和基因。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有着三千多年的钱币文化史,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的货币文化历史悠久,自成体系。货币作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起源于商品生产和交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人们精神文化的追求不断提高。在两汉时期出现了一种“似钱非钱”物品,它不是当时流通交换的货币,但它有钱币的外形和记值记年号的文字,还有图案花纹,古钱币学家称之为“厌胜钱”。
    厌胜钱的原义是:“厌伏其人,诅咒取胜”之意的钱形迷信物。早期的厌胜钱是迷信的人以厌禳为手段,祈祷消除灾殃为目的,通常除文字外,在钱币的正面和背面有星斗、宝剑、四灵图像等。如图大泉五十厌胜钱、背有七星、玄武、宝剑等图案。显然是不作流通使用的。如图(1)、(2)、(3)、(4)、(5)
图(1)大泉五十         图(2)背七星           图(3)背日月七星      图(4)背玄武、宝剑
(Φ25mm)              (Φ24mm)               (Φ24mm)              (Φ25mm)
汉代厌胜钱
    钱币学家把用作流通交换的货币称为“正用品”,把不作流通使用的钱形物品称作“非正用品”。自汉至清,历朝历代这些“非正用品”都有铸造,而且内容越来越广泛。除厌胜之意外,有以镇库、开炉、吉语、生肖、凭信、供养、纪念……等等目的的钱形“非正用品”。凡有文字图案的“非正用品”,古钱币学家统称为“厌胜钱”。有史记载梁朝顾煊的《钱谱》、唐朝张台的《钱录》和宋朝李孝美的《图谱》,均把这些“非正用品”称作厌胜钱。存世最早的南宋洪遵的《泉志》以厌胜钱之名收录其书中。
    要为厌胜钱正名只是现代钱币学家提出的。因为把赏赐、生肖、玩赏、纪念……等之意的“非正用品”统统把它们归入“厌胜钱”之列。其用途与“厌胜”毫无关系,因此名实不符。如何为这些“非正用品”取名时,钱币学界存在着多种意见。
因为有各种图案花纹,日本人称为“绘钱”并有《绘钱谱》存世。如图(6)。因为这些“非正用品”可以把玩,台湾集币界把这些非为今融使用所需铸造的钱形“非正用品”称为玩钱,台湾的陈鸿喜著有《玩钱集》一书。
台湾钱币学家蔡养吾在《中国古钱讲话》一文中,称之为“杂钱。有时候同样大小的铜质“非正用品”与官铸货币同时流通,相当于私钱。

厌胜钱 图(5)(Φ51mm)
    钱币学家郭若愚先生在《吉祥钱的母钱和样钱》一文中,把这些“非正用品”称之为“吉祥钱”。他说:吉祥钱旧称厌胜钱,这个名称太老,也不能弄清它的含义,或称玩钱,也觉不甚确切。日本称绘钱只说其现象,没有说明其实质。因为这些铸有吉祥语及吉祥物,不如称之为“吉祥钱”。如图(7)、(8)

绘图花钱 图(6)(Φ55mm)
    太平天国李秀成之弟李明成赠送英国翻译官福礼赐一枚天国花钱,他在信札中写道:“敝国圣钱,大花钱壹元呈麾下取玩,以示友情”。后来民间把有各种花纹图案的“非正用品”也均为花钱称呼之。

    何谓花钱?花钱有两种含义:一是有图案花纹,二是指相对于流通的正用品而言的不作流通的钱形“非正用品”

吉祥图花钱 图(7)(Φ48mm)
    花钱这词虽然没有被录入何种辞书和字典,主要是在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之间使用,但叫的人多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认同。相对于正式流通的货币“正用品”来说,那些五花八门、花色品种繁多的“非正用品”被称之为“花钱”,当然是顺理成章了。多年前已有《中国花钱》和《中国花钱图典》出版,书中录有三千多枚花钱。

    著名钱币学家马定祥曾说:“历代厌胜钱,因大多有图案花纹,故民间称为“花钱”,其虽不属正用品,是“非正用品”,不能以“货币”视之,但以文物视之,则当之无愧焉“。

吉祥语花钱 图(8)(Φ58mm)
    花钱自汉以来,历经二晋、南北朝和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都有铸造,具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是花钱铸造的鼎盛时期,它所铸造的品种和数量是任何朝代都不能比拟的。

    1889年清政府湖广总督张之洞向英国伯明翰希顿公司购进造币机器,制造银币和铜钱,开创我国机制币之先河。清光绪年代的流通货币由浇制工艺向机制工艺过渡发展,社会上使用的货币有浇铸币,有机制币,可谓鱼龙混杂。
如图:(9)、(10)、(11)
        
图(9)              图(10)            图(11)
光绪浇铸币(Φ37mm)     光绪机制币(Φ23mm)    光绪机制币(Φ29mm)
    在币制改革中,也有一些造币局如广州等各局都有机制的方孔圆钱,这是对方孔圆钱的眷恋,最后银元、铜元取代了方孔圆钱。
在民国初期实行银本位制,辅币以各种铜元为主,但少数省份还在使用浇铸的方孔圆钱,如“民国通宝”等钱。如图(12)、(13)、(14)
            
图(12)              图(13)                图(14)
民国浇铸币(Φ16mm)     民国机制币(Φ28mm)    民国机制币(Φ32mm)
    对方孔圆钱的留念可以追溯到乾隆时期。1792年清政府发行“乾隆宝藏”,只限在西藏地区使用。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中央政权明文统一规定,严格督造并广泛使用的一种打制币,而不是浇铸币。乾隆宝藏分为三品:大者重一钱五分,中者重一钱,小者重五分。币的正面为汉文“乾隆宝藏”。币中央有一方形框纹,象征方孔面未被打透,边缘铸有年份,背面为唐古特文字,是“乾隆宝藏”之意。如图(15)、(16)
图(15)(Φ28mm)
到了民国时期,机制币因形式划一,质量稳定,使用简便,币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能适应交换流通的需要并简便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才彻底取代了浇铸币。以浇铸工艺为主的方孔圆钱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些似钱非钱的花钱视乎也不再铸作了。浇铸花钱随着浇铸币的消失也自生自灭了。
图(16)(Φ28mm)

乾隆宝藏打制币

但是三千年的钱币文化没有消亡,机制银元、铜元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特殊职能。“正用品”的货币没有消失。“非正用品”的花钱同样也不会消失。机制币时代的花钱—“机制纪念章”从流通的机制币中脱胎出来,它是花钱的变异载体。
为什么说机制纪念章是现代“花钱”呢?通常有些钱币爱好者都把绘有图画的方孔圆形的“非正用品”看做花钱,因现在机制纪念章是圆形的,中间没有方孔,所以某些人有点接受不了。其实不然,有没有方孔不应作评定花钱的标准。外圆内方是花钱的典型特征,但花钱也有异形的。现代金银纪念币中的“大唐镇库钱”和铜质纪念章中的生肖章“马年吉祥”等都是外圆内方的。现代纪念章传承了古钱币和花钱的文化,是花钱在机制币时代的延续,和花钱是一脉相通的。
    
图(17)(Φ53mm)       图(18)(Φ57mm)       图(19)(Φ53mm)
浇铸方孔圆钱           浇铸花钱                 浇铸花钱
    
图(20)(Φ70mm)        图(21)(Φ70mm)          图(22)(Φ70mm)
机制银质纪念币          机制银质纪念币            机制银质纪念币
    
图(23)(Φ100mm)        图(24)(Φ100mm)        图(25)(Φ80mm)
机制铜质纪念章          机制铜质纪念章           机制铜质纪念章
理由有四:
理由一、“正用品”和“非正用品”是钱币界划分币章的准则。货币是国家因金融和流通、交换、支付所需,严格控制制造的,它带有面值。章是没有面值,只是玩赏收藏之用。1979年国家为促进钱币文化的发展,促进我国的钱币文化适应国际经济发展和钱币交换的需要,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发行金银币的唯一机构,并与同年首先发行“建国30周年”纪念币,同时生产制造了“北京风景名胜” 纪念金章和“香港东南纺织有限公司三十周年”直径60毫米的铜质纪念章。这些金银纪念币和金银铜质的纪念章都在上海造币厂铸造生产。八零年后,上海造币厂的钱币设计师用制造钱币的机器生产了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各种材质的纪念章。我国早就取消了金本位、银本位制,金银纪念币虽有面值是国家法定货币,但它不作流通,主要职能是投资收藏,与纪念章一样,同样都是“非正用品”,它们同根同源,密不可分。
理由二、浇铸工艺的诞生,创造了古钱币和花钱,机制工艺的创新运用,产生近代流通币和非流通的金银纪念币以及材质不同的纪念章。金银纪念币和纪念章,虽然没有像花钱那样外圆内方,但它们却和机制流通币的外形完全相同。它们和货币一样经冲压而成。纪念章和花钱只是铸造工艺不同而已。如图(17)、(18)、(19)
理由三、从花钱和纪念金银币、纪念章的内容看,无论在浇铸的铜块上和压制的铜块上的文字图案十分相似,都实质性地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民风民俗……等等内容。后者更胜于前者,内容更丰富。花钱历程二千多年,在《花钱图典》只收录了3000余枚,而1979年后的各种纪念章,只三十余年的时间,它们的数量不下5000种,今后还将继续传承发展下去。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
理由四、随着钱币文化的源远流长,只要流通交换还存在,只要人们的精神文化的需求还存在,货币不会消亡,伴随它的纪念币和纪念章也不会消亡。从厌胜钱到花钱,厌胜钱的实体没有消亡,只是改变了名称称花钱而已。同样从花钱到现代纪念章,花钱的名字似乎消失了,花钱的变异载体(现代花钱)纪念章取代了它。
厌胜钱、花钱、纪念章,虽然名字不同,它们的本质是完全相同,都是在铜质材料上绘有图案花纹和文字。这是中华民族对美的渴望,对艺术的追求,是发自内心的需求。谁还能说纪念币、纪念章和花钱没有任何关系呢?因为它们都属于绘有图画和文字的“非正用品”。
大铜章是机制时代的纪念章,顾名思义:系指纪念章中规格较大的、普遍认定规格直径60毫米以上的铜质纪念章。它是纪念章中的一个系列。当人们不可能无限集藏各种材质、各种规格、各种内容的纪念章时,但有可能集藏好一个专题和一个系列的章。专集60毫米以上铜质纪念章的队伍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据说是造币厂的一位工人师傅面对“尺寸较大”、琳琅满目、雍容富贵、令人震撼的铜章时,人们一时无法称呼之时,脱口而出:“这是大铜章啊”使大家顿开茅塞,得到认同。1997年,以上海造币厂钱币研究会的名义,由陈坚、姚家齐编著的《中国当代大铜章》和2001年由上海工艺美术学会大铜章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的陈坚、龚龙明主编的《中外大铜章收藏鉴赏》书中更肯定和统一了人们的称呼,至今都找不到比大铜章更合适的名字了。
有的人认为大铜章这名词,像花钱一样,在任何字典中都找不到它。为与国际接轨,“章牌”要取而代之。章牌,系指:不同材质,不同规格、大小,不同内容的圆形、方形纪念章。有人认为圆者为章,方者为牌。大铜章中有圆形和方形,章牌可以代替之。其实章的含义早已有发展,章可圆可方可异形,浮雕可低可高,内容可包罗万象。章牌,因为它不能确切地反映“大铜章”集藏的真实性。按国际上称作的“章牌”和国内所称的纪念章,从它们的实质上来看,是可以划等号的。大铜章是纪念章中的一个专题集藏名称。只有铜质章牌的含义与大铜章的含义有点相似。章牌中包含着小尺寸的“章牌”,它与大铜章的尺寸含义是相悖的。所以某些人讲了几年,也不见“章牌”取代了大铜章。
有人说大铜章就是大铜章,它和钱币和花钱没有血缘关系。“有没有血缘关系”的探讨和研究是大铜章收藏家和学者的课题。我们说大铜章与钱币渊源是深刻的,是客观存在的。它有钱币与花钱的基因。我们不难看出最早玩大铜章的是钱币爱好者,新中国最早生产大铜章的是造币厂。设计、制造都是制造钱币的那些人。最早的大铜章组织是由钱币爱好者组成。部分只玩大铜章的成员被吸收为钱币学会会员。有的大铜章收藏组织还成为钱币学会的一个分支。造币厂的展览馆有大铜章的展品,钱币拍卖会上有大铜章的拍品,大铜章的内容几乎和现代金银币的内容同出一撤。大铜章与钱币简直就像一对亲兄弟。
有人说大铜章是泊来品,确切地说,应该是舶来技术制造的。开始我们用外国的机器和工艺制造了近代的流通币,又用改造的机器和工艺制造了大铜章,它们血脉相连,息息相关。
也有人说,大铜章的名字俗气,“大”字不雅,是否有更好的名字称乎它呢?“大”字其实很高雅,一点不俗。由于“大”字近俗而雅,成为大众的语言。通常相对“小气”,人们称之为“大方”,对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称之为“大师”,对于某领域有杰出贡献者人们称之为“大家”。古代帝王把自己的帝国称为大唐、大宋、大明、大清而引以自豪。小日本还标榜自己是“大日本”。地大才能物博,博大才能精深。正因为铜章的“大”,才让设计师有了可以驰骋的艺术天地,淋漓尽致地发挥想象空间。正因为大铜章的“大”,使收藏者感到沉甸甸,实实在在,浮想联翩的美的享受。“大”,我们无法用确切的语言诠释它,因为“大”是相对“小”而存在的。用“大”字来修饰铜章收藏的标杆和目标是最恰当的字,没有能取代大铜章的名字。
总而言之,厌胜钱、花钱、纪念金银币和大铜章都是不作货币流通的“非正用品”,都是从钱币文化的母体中繁衍出来,它们息息相关、一脉相承、传承有序。它们将成为广大收藏爱好者玩赏、收藏的文物和艺术品。
 
邵永康
 
2011年10月

发布时间:2011-12-01


上海泉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