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一路500弄(丽都大厦)1号楼3008室
邮箱:jgdtz@vip.sohu.com
电话:13524907732 021-33661779
传真:021-63310807
工作QQ:642025623
联系人:周学涛
爱章聚焦 首页 > 爱章聚焦   



浅义专业章和精品章--沈省华



  我遇到的大铜章藏友,大多集题材各异的专题章,例如建筑集建筑类专题,钱币爱好者集章中币比题,政治工作者集领袖专题,有位老者专门收集世界各国音乐家大铜章,等等,可说是各得其乐。集专题大铜章的好处是可以集中财力、精力收藏一类或几类集资喜爱的大铜章,不失为一种投入人少收效好的收藏方式。最近听了人们对专题大铜章收藏的一些评论,感到有点不同意见,谈出来供藏友们批评。
  有同志主张收藏专题大铜章就要手精品,而衡量大铜章是否精品的唯一标准只在工艺技术,而不在于数量多少,并以某章的再版为例来证明数量的增加并影响其精品地位。
      先讨论数量是不是大铜章的精品标准之一。收藏常识告诉我们,以公开向社会公众宣布铸量的大铜章再版,实质是一种对公众对收藏者的违约,即使该动几个字再版也是同样性质(如果是其他人仿制则属于盗版);如果把以公布数量的章,又一而再、再而三地无限量制作,必然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一是损坏原大铜章收藏者的利益,二是数量铸造太多便会失去收藏价值,就像邮票银得太多便被认为是:“花纸头”、“有害邮品”,三是损害了大铜章的声誉,导致大铜章收藏领域诚信的失却。我们总不能鼓励这种做法吧!
  认为数量与大铜章精品性质无关的观点,无意间混淆了一般商(物)品与收藏品精品标准,一般商(物)品只要技术精良、质量上乘便是精品,而收藏品的精品则还不够,必须具有稀缺性(因为收藏品具有稀缺性)。所谓稀缺性,简而言之即供小于求,又有两种情况,一是绝对稀缺性,即存世量非常少;二是相对稀缺性,即某物实际数量并不少,但因地理太远、代价太高、取得的难度太大等原因使其变得相对稀缺。有的商(物)品本不是收藏品,后来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稀而变为收藏品的。如果收藏品(包括大铜章)不具稀缺性,能很容易无限量地获得,那就不具收藏价值或说收藏价值很小,就谈不上真正的收藏品,更无所谓收藏品中的精品。收藏品天然与数量相关!
  再来讨论一下大铜章的精品概念。精品似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这即有每个人主观偏好的问题,也有一个人们审美观、艺术观、收藏观以及文化素养不断发展变化的问题,还有一个技术工艺水平逐步提高的问题。我们不能凝固地理解精品概念,我们也不能割断历史看精品以前的精品过一段时间可能不再是精品,而现在的精品也许在多年前可能并不为人们所认识;某些章甲来看认为属精品、乙来看认为不精品,某些章在甲地甲国的人们来看精品,在乙国的人可能不作为精品;有时许多人公认某章为精品,而这些人的认识又会不断发生变化;有的精品概念的标准很多,条件很严,认为没有几个属精品,有的则比较宽泛。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看来在精品概念的认识我们也不能强求一致。其实精品都是相对于中、下品而言,没有中、下品便无所谓精品,有比较才有区别!
  同样,是否要都收藏精品也不能绝对化。都要收藏所谓的精品,除了客观上没有这么多所谓的精品,收集有极大的难度外(专题大铜章要求全是精品更难),还有经济实力的问题,只能因人而异。
  有人还提出人物专题大铜章都是简单的排列一下,档次太低,只有像集邮中的火专题集邮才具有专题的意义;人物专题就如照相一样意义不大,只要有照相就行了。
  这里显忘了一个客观现实,即集专题的前提是要有可供选用的收藏品品种量,邮票的品种量至少是以百万计的,还有票、张、封、片、简、折之分,而大铜章的品种量是以千计的,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邮票可以集成“火”专题,但大铜章在目前是无论如何集不成类似专题的。目前要集专题大铜章可能绝大部分只能达到 “简单”、“浅薄”的程度。但可以断言,随着品种的日益丰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专题大铜章会得到不断充实、水平也会逐步提高的,而这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无论是音乐家还是画家专题大铜章,或是将,某个外国的大铜章加以集中陈列,其实也都知识简单的排列而已,就专题的表现形式而言很难说有实质性的突破。
  至于人物专题大铜章就如“照相”一说显然存在问题。第一,照相本身就可作为一种收藏,没有加以讥讽的必要;第二,如果讲人物专题的大铜章是“照相”那也是一种特殊的、铜制的“照相”,它与纸质照相各有不同的收藏意义,或说具有不同的魅力;第三,其实音乐家、画家专题大铜章不就是典型的照相吗?

  本人以为,收藏专题大铜章知识一种收藏形式而已,还是少一点框框,多一点宽松为好。让人们按自己的想法自由地到收藏田地研究、去鉴赏、去把玩吧!


发布时间:2010-02-21


上海泉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